智慧農業速度
? ? ? ? ? ? ??
不同于北方的地理條件,南方多山、耕地分散的情況注定很多地方的農作物無法進行大面積機械化作物。因此,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南方人,在小編的記憶中,一種農作物從播種前的土地修整直至收割之后再進行下一輪播種的過程中全部人工完成。
?
而如今再提到農作物耕種,早已不在局限于機械化,更多的是智能化耕種,農作物生產全程實現無人自主作業,包括耕整、種植、田間管理,收獲以及各環節,同時每個環節的監測以及智能化決策。以水稻為例:
?
具有主從導航功能的無人駕駛拖拉機牽引旋耕機對地塊進行耕整作業;
?
水稻播種可以采用無人駕駛水稻旱直播機完成;
?
施肥可以采用無人直升機完成;
?
施藥可以采用無人駕駛高地隙噴霧劑完成;
?
除草可以采用智能除草機完成;
?
水稻收割則可以基于北斗衛星定位系統、通過無線自組網絡連接的無人駕駛收割機與無人駕駛卸糧車協同完成。
?
相比以前純人工耕種時期,目前無人農場的水稻理論畝產量為558.6公斤。這一巨大的產量差異,也讓人看到的了無人農場的希望。
?
那么什么是無人農場?它有哪些特點?
?
無人農場:智能化決策和無人化作業并行
所謂無人農場,是現代農業建設的最重要內容之一,主要包括農作物生產全程無人自主作業、作業環節自主完成和農作物生長全程自動監控。在人工不進入或少進入的情況下,依托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5G、機器人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能夠通過對農業生產資源、環境、種養對象、裝備等各要素的在線化、數據化,實現對種植養殖對象的精準化管理、生產過程的智能化決策和無人化作業。最終達到完全實現智能決策和精準作業,大幅度降低農業生產成本,實現增產增收、保護生態環境,促進農業可持續性發展。